當前位置:技術知識 >
NTC熱敏電阻接近傳感器發展歷程
作者:德寶傳感器人氣:
NTC是指具有耐溫的增加負溫度系數材料的現象。材料是錳、銅、硅、鈷、鐵、鎳、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氧化物充分混合、成型、燒結工藝和半導體陶瓷,可制成具有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(NTC)。其電阻率和材料常數隨材料成分比例、燒結氣氛、燒結溫度和結構狀態的變化而變化。現在也出現了碳化硅,錫,錫,錫,作為非氧化物系NTC熱敏電阻材料的代表。
NTC熱敏電阻器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時期。1834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硫化銀負溫度系數的特征。1930,科學家發現,氧化亞銅和氧化銅也具有負的溫度系數和性能,成功地應用于航空儀器的溫度補償電路。隨后,由于晶體管技術的不斷發展,對熱敏電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。1960年NTC熱敏電阻的研制,可廣泛應用于溫度測量、溫度控制和溫度補償。
它的測量范圍一般為10~300 C,也可以做- 200~10。
該熱敏電阻溫度計的精度可以達到0.1攝氏度,溫度可小于10s。它不僅適用于糧倉測溫儀,也可用于食品儲存、醫藥衛生、農業科學、海洋、深井、高海拔的冰川,如溫度測量。
下一篇:霍爾接近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上一篇:壓力變送器測量的參數
技術知識
- 投入式液位接近開關特點介紹
- 接近傳感器在食品切割中的應用介紹
- 氣缸上用的磁性接近開關工作原理說明
- 抗干擾接近傳感器的特點介紹
- 不同類型的接近傳感器檢測物質不同
- 在使用電容式接近開關時我們要注意什么?
- 防爆接近開關的使用注意介紹
- 防爆磁性接近開關使用及注意事項
- 耐高壓接近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
- 管道液位接近傳感器分類及應用介紹